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寒霜千年

第145章 科考结束,探监

寒霜千年 一片雪饼 8520 2025-08-14 04:04

  

  《国富论》,一本世界发展所绕不开的史诗巨著。

当然,按照人民史观来讲,历史是由人民所创造的,过分放大个体精英的影响力不妥,容易陷入英雄史观的偏激,就算没有亚当斯密,也有冠当斯密云云。

但它,的确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。

大虞现在的社会生产力水准,大概在唐宋之间。

有些学者认为,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宋中期,主流的观点则是在明中期出现。但无论怎么说,现在去谈市场经济和资本的原始积累,都太早太早了。

不过你就说,《国富论》这个书名它吸睛不吸睛?

作为皇帝,你一眼看到,是不是要爽得飞起?

所有的统治者,都会被这三个字,提起百分之二百的兴趣。

就说老魏烨,想不想要状元大人的大国富?

而且,哪怕它的思想超前,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举措,拿出来后,都是偏激冒进,容易招致亡国的。

不能够畏资本主义如虎。

《国富论》中指出三大基本要素:劳动,土地,和资本。

内容基本上围绕着发展生产力阐述。

其中很多条,都是可以结合现状修改后,再行提出的。

策论题目上说,孙谦在漳县赚到钱,主要靠的是节流。

但就跟上一次乡试一样,大虞如今能够摆脱困境,只有一条路——开源。

源圣。

经常炒股的朋友都知道,只要不碰杠杆,倘若能够无限子弹炒股,是不可能亏的。

财富到达某个临界点后,投资也是不会亏的。

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,贫富的极端悬殊。

当今天下,只要不过于贪婪,想要获得更多,参与政治站队,没有一个世家,会凭空的衰败。

包括魏氏。

它并不是体量缩小了,相反,它还在稳定增长。

而是宗室的人口,膨胀了。

导致显得累赘,而又孱弱。

别的世家也在膨胀,为什么就不会呢?

因为别的世家奉行精英政治,并不在乎小宗会迅速发展,并且抑制打压。

大不了,就是小宗易大宗。

或者,另开一宗。

皇室能搞这事吗?

绝对不行的。

魏这个姓,就意味着要么平庸的当逍遥王爷,要么潜龙在渊,藏着。

反正,都不能展露才能。

明朝就可以说是‘养朱政策’搞垮的。

到中后期,几十万不参与生产的宗室,都沦落到了抢劫朝廷赈灾款那一步。

大虞的人口远不如明,魏氏也没有膨胀的那么夸张,这个问题并不算太严重。

但可以说。

现在的宋时安,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。

说什么,都没有罪过。

说什么,别人都不能够急眼。

况且,考试的作文并非就是治国的政策,你要上纲上线的挑文章里的字眼,试图搞什么文字狱,我也可以反挑你的刺。

内忧外患之下,不求政治开明,但这种情况下还搞暴政,那就是嫌国亡的不够快了。

思路,就此确立。

一篇注定载入大虞历史的策论,提笔了。

正对面的学士,看着宋时安甚至都不用打草稿,当即就在试卷上落笔,都惊呆了。

如若有写错的地方,直接就用毛笔涂掉,接着继续‘畅所欲言’。

虽然到了上呈大学士那一步时,会誊抄试卷,卷面分也无所谓。

但对于普通阅卷学士批改文章,那卷面分是非常重要的。

这位学士也考过进士,还是三次才考上。在他考试中,每次初稿誊抄时,生怕写错一个字,全程小心翼翼,如履薄冰。

后面,他也参与过阅卷,更加确定卷面多重要——很多人第一眼看文章,就是试卷是否干净,字迹是否好看。

卷面不行的,直接就淘汰。

好在的是,宋时安只是书写不拘一格,有涂抹,但字写得还算是漂亮的。

写着写着,一整张试卷都快要用完。

原本以为还要再加上一张试卷的,宋时安停笔了。

而后,将笔架在砚台上。

写完了?

依旧是这么迅速啊。

“我交卷。”

宋时安抬起头,露出浅笑。

他的考试,也就此结束。

“可。”监考学士点首,而后起身,道,“小宋大人可亲自监督糊名,封存。”

“不必了。”

毫不在意的,宋时安便起身。

很快的,一名锦衣卫,两名狱卒便跟随在他的身旁,将其护送回牢房。

只留下静谧躺在案上的试卷,以及一众科考人员。

严格的上前进行着糊名。

而所有的监考考官,都是不能参与阅卷,到时候还要与其余人单独分开,因此这个时候哪怕瞥见了内容,也不算大事。

这么重的一个考题,想也不想就提笔写,如此才思泉涌,到底创作了什么样的雄文?

他倒要看看。

然后,《国富论》冲击力十足的三个字进入他的眼帘。

作为一个读书人,看到这几个字,怎么可能会无动于衷呢?

就好比没有圣学的时候,有一本书叫《圣人书》,你什么感想?

什么人这么狂,敢自称是圣人?

同样,一个官僚。

在这样一个皇帝缺钱到世家明着买官,都还要给他叫好的时代,有人写了个策论,名字叫:《国富论》。

那当然只能有一个感想——狂!

………

贡院的钟声,敲响了。

这一场科考,就这样结束了。

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都是如释重负的。

同样,对于绝大多数来说,接下来就只能够看运气了。

三千个人,录取三十个。

本就是在秀才里百里挑一的人才,现在又要在举人里,再百里挑一一下。

当然,有些人还是很有底气的。

考完就知道,自己的策论水平相当之高。

王水山从贡院出去后,整个人的心情,都是放松着的。

这时,一名同期的举人跟他走到了一起,有些拿捏不准的问道:“水山,这次策论,你怎么写的啊?”

谈及于此,他抬起手指,相当自信的说道:“开源,开源,还是开源。”

“何意?节流不行吗?”听到这个,一旁的某个举人凑了过来,相当较真的问道,“这题目里,可是将节约公帑列到了第一位,难道写这个是偏题,赚不到财税吗?”

一有人对答案,周围很快便围了更多的人。

纷纷参与其中。

“节约公帑自然是能够赚到,但这个题目,明显是要如何能够赚到更多的钱。”有人接话道。

“可是,那些能够赚到更多钱的举措,不妥啊……”

“不能太顾及阅卷者的心情了,去年的乡试,你难道没看过范卷吗?”

“可是,科考从来都没有这么尖锐过……”

“时代要变了,这位大人。”

“水山,你说。”王水山旁边的举人朋友知道他思想比较深刻,再加上在户籍吏的位置上干了一年,很有政治经验,遂继续道,“何为开源?”

“《屯田策》这样的文章,那就是开源!”

相当笃定的,王水山成为宋时安的拥趸。

而身旁的一些举人们,其中一部分,也缓缓点头。

他们,就是没有偏题的。

在这时,孙谦等亚元也走了出来。

依旧是分成两拨人,范无忌高云逸一批,孙谦等人一批,不愿合流。

“此次策论以谦公子为题,朝廷这是有大力嘉奖的意味啊。”韩忠辰作为小跟班,当即讨好的说道。

但孙谦表情没有任何变化,甚至不搭话便快步离去。

“谦公子这是有些不开心了吧?”

在对方远去后,高云逸打趣的说道。

“多方面的。”范无忌脸上并无戏谑,道,“如若是我,如此明晃晃的与宋时安并列,只会觉得羞愤。”

武将思维。

“再者便是。”高云逸补充道,“他这场考试,也感觉到恶心吧。”

“何意?”旁人不解。

接着,高云逸解释道:“朝廷表彰他增加财税的功劳,是肯定他的治理能力,但那些骗小孩的理由,可登不了大雅之堂。”

“是啊。”

范无忌在感叹一声后,呢喃道:“这个耐人寻味的题目,让人不禁看到今后朝堂之上,处处是杀机。”

………

宋时安和宋策是单独的考场,如若分批次送,那糊名的意义就全没了。

所以,是在贡院的试卷押运后,将他们的随即混入其中,集中送到国子监。

接着,学士们马不停蹄的疯狂批改,以便能在五日之后揭榜。

大虞考试如此快的揭榜,也是为了尽可能的少一点暗箱操作。

不过宋时安一点都不慌。

《洛神赋》加《国富论》(大量内容原创版)能输,那就真的是朝廷打压了。

相当悠闲的,他躺在监狱的地上,享受最后的牢狱时光。

这时,一名七品的狱官前来,说道:“小宋大人,有人来探监了。”

“咦?”宋时安有些不解的坐起身,难以置信道,“已经开放探监了?”

“……”

对方愣了一下,解释道:“小宋大人,没有说禁止探监过呀。”

“啊?”

宋时安茫然了。

“特殊时期,确实是禁止探监。但在大体定案后,是没有禁止的。”他再次补充解释道。

“所以。”宋时安指着自己,确认的问道,“这么些天,没有一个人过来看我?”

“……”沉默半晌,他摇了摇头,“小宋大人,应当是没有的。”

次奥!

大虞英雄啊,抗姬名臣啊,被关了这么些天,允许探望,但一个来的都没有?

不是,抛开我全家落网了不谈,其余人呢,就没一个来主动见见我?

王水山,你书读到哪里去了!

进士考试重要,我们之间的友谊,那就不重要了吗?

“让他来吧。”

“好的,小宋大人。”

宋时安悲哀的说了句后,对方便去通报了。

哦忘了问,是谁来看我了。

花哨,能是谁呢?

正当他这样想的时候,狱官带着一个熟悉的身影,走到了这里。

抬起头,宋时安的眼瞳一下子有了神采。

与之四目相对时,不由得露出柔和的笑意。

心月感受到了,宋时安见到自己的那一刻,是肉眼可见的由衷高兴。

笑容很单纯,还带着一种良善的可爱。

表情一向是很少的她,也回以温柔笑意了。

但笑容还未展开,对方不知道突然怎么回事,表情一沉,嘴角瘪了下:“呵。”

心月凝住,很快归于面无表情。

好麻烦的男人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